您是否曾覺得有些情緒很難說清楚?或注意到孩子有心事卻不知道如何開口?在成長的過程中,青少年同時面臨學業壓力、人際關係、自我認同等多重挑戰,這往往也帶來難以調適的情緒困擾。當您考慮尋求專業協助時,除了口語諮商,藝術治療的非語言表達和易觸及心靈深處的方式,也是一種梳理情緒困擾,減緩壓力的選擇。
什麼是藝術治療?
藝術治療,顧名思義,就是透過藝術創作的過程來達到心理療癒的目的。它不強調藝術技巧或美學,如同語言表達不必要求有清楚的起承轉合或修辭運用;只要說出真實的感受或想法。所以,在藝術治療的歷程中,治療師會鼓勵創作者自由地運用繪畫、雕塑、拼貼等方式,具象化呈現內心的感受、想法、經驗或想像等,並在藝術治療師的引導和支持中,抒發情感,覺察內在聲音,進而獲得理解和想法的轉化,內在知名/不知名的困擾,也將因此獲得療癒。
藝術治療如何幫助青少年?
對於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來說,藝術治療有著獨特的魅力和顯著的益處:
● 無聲的表達管道: 有時候,青少年不善於或不願意直接用語言表達內心的困擾或負面情緒。藝術提供了一個安全、非語言的出口,讓他們可以透過色彩、線條、形狀來「說」出那些難以啟齒的話。
● 情緒的抒發與調節: 在創作的過程中,青少年可以將積壓的情緒,例如焦慮、憤怒、悲傷、壓力等,轉化為具體的圖像。這種轉化本身就是一種釋放與宣洩,有助於情緒的調節,讓他們感覺更平靜。
● 增進自我認識與探索: 透過對自己作品的觀察和反思,青少年能夠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潛意識,以及造成困擾的真正原因。這是一個自我發現的旅程,幫助他們釐清想法、情感和行為模式的方式。
● 提升自信心與成就感: 藝術創作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當青少年看到自己獨一無二的作品時,會產生成就感和滿足感,進而提升自我價值感和自信心。即使是看似簡單的塗鴉,都能讓他們看見內在的力量。
● 改善人際關係與溝通: 在團體藝術治療中,青少年有機會與同儕一起創作,分享彼此的作品和感受。這不僅能促進人際互動和連結,也能學習如何表達自己、傾聽他人,進而改善溝通技巧。
● 緩解身心壓力: 藝術創作本身就是一個專注且放鬆的過程。當青少年全心投入創作時,可以暫時抽離現實的壓力,達到身心放鬆的效果,有助於緩解因學業、家庭或同儕關係帶來的緊張情緒。
● 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創作過程中,青少年可能會遇到各種「問題」,例如顏色如何調配才能展現出自己要的效果?立體創作結構如何設置,才能穩固?這些思考和不同解決方式的嘗試經驗,都能間接培養他們在現實生活中解決困難的能力。
什麼情況可以考慮藝術治療?
如果您的孩子出現以下情況,藝術治療可能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
● 情緒低落、焦慮、易怒或壓力大。
● 學業壓力大,學習動機低落。
● 人際關係困難,例如霸凌受害者或施加者。
● 家庭變故(如父母離異、親人過世)。
● 創傷經驗(如意外、虐待)。
● 自我形象低落、缺乏自信。
● 有身體化症狀(如不明原因的頭痛、胃痛)。
● 難以口語表達內心感受。
家長可以怎麼做?
作為家長,您可以:
● 保持開放的態度: 了解並支持孩子嘗試藝術治療。
● 尊重孩子的創作: 無論孩子畫了什麼,都不要評斷或過度解讀,而是鼓勵他們分享自己的感受。
● 給予空間和時間: 讓孩子有機會在家中進行藝術創作,提供適當的工具和材料。
● 尋求專業協助: 如果您發現孩子的情緒困擾持續存在或加劇,可以尋求專業的藝術治療師或心理師協助。
藝術治療就像一座色彩繽紛的彩虹橋,提供青少年穿越內心的迷霧,抵達自我了解與成長的彼岸。藝術治療師會陪伴青少年在穿越彩虹橋的過程中,學習如何認識自己、表達自己,找到屬於自己的色彩組合。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