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藝術治療:開啟內在對話,找回心靈平靜的旅程

您是否有剪不斷理還亂的思緒?或者有一團說不清楚,卻明顯影響行動和生活的情緒?有時,即使知道是什事情造成的,但因難以啟齒或無法說清楚而不知道該怎麼表達? 這時,藝術治療--一種安全而親近感受的創造性心理治療方式,藉由意象的創造表達,能輕易開啟我們與內在對話的療癒旅程。

什麼是藝術治療?

藝術治療是一種結合藝術創作和心理學專業的治療方法。它讓我們在一個安全、受支持的環境中,運用繪畫、捏塑、拼貼等創作方式,具象化內在的情感、想法和經驗。創作表達歷程和作品,會成為我們與治療師之間的溝通橋樑,也讓治療師在這過程成為協助我們心理療癒的幫手。

專業的藝術治療師會引導我們降低創作焦慮,啟動與心連結的創作,並探索創作歷程和作品所傳達的意象,梳理我們內在的衝突、釋放壓抑的情緒,進而提升自我覺察。覺察後,往往就能好好發揮思考和行動力,讓生活更順心自在。

藝術治療適用的對象和困擾

藝術治療的適用範圍相當廣泛,無論是兒童、青少年、成人還是老年人,都能從中受益。如果您有以下困擾,藝術治療可能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       難以口語表達的議題: 對於創傷經驗、情緒困擾、內向或表達能力受限的人來說,藝術提供了一個非語言的表達方式。

·       壓力與情緒困擾: 如焦慮、憂鬱、憤怒、悲傷等情緒,藝術創作有助於情緒的宣洩與調節。

·       創傷經驗: 藝術治療能協助創傷受害者安全地處理和整合痛苦的記憶。

·       人際關係問題: 藉由創作探索自我與他人的關係,增進溝通與理解。

·       自我探索與成長: 了解自我潛能、增強自信心、促進個人發展。

·       身心症狀: 部分身心症狀,如焦慮、憂鬱、慢性疼痛、睡眠障礙等,藝術治療有助於緩解相關困擾。若醫師診斷需要藥物介入,請依照醫囑接受藥物治療。

·       特殊需求族群: 例如自閉症、發展遲緩、失智症等,藝術治療能提供口語表達受限者另一種表達方式。

 

為什麼藝術治療對心理健康有幫助,以及如何達成?

藝術治療之所以能促進心理健康,其背後有著多重且深刻的機制。這些機制結合了藝術創作與心理治療理論,為個案提供一個獨特的療癒途徑:

1.     非口語表達與情感釋放: 許多時候,我們內心的感受和經驗是複雜且難以用言語表達的,特別是面對創傷、深層焦慮或壓抑的情緒。藝術提供了一個非語言的表達管道,讓您能透過不同媒材的顏色、線條、形狀、質地等元素,將內在世界具像化進而被認識。在創作的過程同時能宣洩壓抑的情緒和釋放心理張力,使心理獲得療癒。

2.     降低心理防衛機轉: 相較於口語表達,藝術創作更能避免觸發防衛機轉,讓我們得以觸及情感與潛意識內容。這種間接的意象表達方式能幫助您在更安全的環境中探索內心,突破言語的限制與防衛,進而提升自我覺察。

3.     具體化與外化內在經驗: 當抽象的情緒或想法被具體地呈現在藝術作品中時,您能夠從外部視角看見自己的內在經驗。例如,將憤怒或悲傷感受以象徵性意象畫出來,可以讓您直接觀看到這憤怒或悲傷的樣子,甚至與它對話。這樣的過程有助於您與情緒保持距離,進而理解、接受並處理這些情感,而不是被它淹沒。

4.     促進自我覺察與洞察: 藝術作品是您內心世界的投射。在治療師的引導下,您能透過探索作品的符號、意象和創作過程中的感受,來深化對自己的理解。例如,作品中重複出現的圖案或顏色可能反映了您潛意識中的主題或模式,透過討論這些,您能獲得新的洞察,並逐漸釐清思緒,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向。

5.     提升掌控感與自主性: 藝術創作是一個由您主導的過程,您可以自由選擇媒材、主題和創作方式。這種自主選擇與創造的經驗能幫助您重拾對生活的掌控感,特別是對於那些曾經歷創傷或失控感的人來說,這種掌控感本身就是一種療癒力量。完成作品後的成就感也能提升自信心和自我價值感。

 

藝術治療不只在創作一個作品,而是在藝術治療師的支持和理解中,透過創作梳理自己、理解自己,讓您有機會更靠近內心、找到平靜與力量。 若您或身邊的人正面臨情緒或生活困擾,不妨在專業藝術治療師的陪伴下,透過創作展開一段心靈療癒之旅。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心理師為什麼不直接回答我的問題?

或許 你曾因為在諮商過程無法得到心理師直接的回應感到困惑,甚至提了一個問題後,不但沒有得到答案,還被問更多的問題,這會令人感到有點生氣。也許你曾直接向心理師表達你的困惑及抗議,而得到心理師不直接回應的理由;也許你只是默默接受,對你來說至今仍無法理解。 今天就用我的想法來聊聊心理師不直接回答你問題的4個可能理由: 1.心理師的有限性 :心理師只是受過心理專業訓練的人,不是神,無法在對 你 和 你問題脈絡 不夠清楚就提供你解答。因此,為了澄清你的問題,通常會問更多問題。 2.避免主客異位 :當問題涉及心理師私人資訊或立場時,通常也不會得到答案。因為諮商空間的主角是你,不是心理師,所以不會把談話的焦點移動到心理師個人。 3.維持你的主體性 :諮商是一種合作的過程,心理師是協助你可以成為自己主人的小幫手,而不期待你成為聽從他意見的人。所以,會很小心地提供意見;即使提供意見,也會尊重你的感覺和想法,不會強迫你接收--除非是你處在危機或違法的風險中。所以,會透過對話讓你自己找到問題的答案。在對話的過程,也正雙向傳遞你和心理師的視角和問題思考脈絡,你可以選擇你覺得較適當的方式來看待問題,並找到問題的答案。 4. 促進你的成長 :在上述對話過程,你會加入心理師看待事情的脈絡,也會因為心理師的提問對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有更多覺察,當你對問題事件和自己內在的感受、想法都更清楚時,往往問題就有了答案。在這個歷程,你也會一次又一次地在這對話中,發展出更敏銳的覺察力以及更多元的問題解決能力。

如何提升孩子的自我概念?4/4

  用故事告訴孩子甚麼是「自信」 自信與自尊來自於務實的自我認識與正向的自我肯定。                     如實地面對自己,自信與自尊將油然而生。 前三篇文章,我們借用白雪公主故事中魔鏡和皇后的關係,來談父母如何成為幫助孩子正向成長的魔鏡 -- 客觀描述、正向反映孩子 多面向的 樣貌,讓孩子有機會認識真正的自己,接納自己,發揮自己的特點,並發展為獨一無二的自我。 當孩子能夠認識真實的自己,接納自己的特質,並在面對生活挑戰時,相信自己的特質和能力可以解決問題,就能產生自信。 然而,要讓國小的孩子理解甚麼是真正的「自信」,還真的不太容易。在「 EQ 武功祕笈 II-- 我真的很不錯」的教案裡,用兩則伊索寓言讓孩子明白:怎樣的表現算是一種自信。或許你也可以試試和孩子談談這兩個故事。 故事一:「狼與獅子」         敘述一隻強壯敏捷的狼,因各方面能力都超越同伴,因此被同伴稱為「獅子」,讚許牠有如獅子般強大的能力。有一天,狼群遇見了群獅,所有的狼都驚慌逃走,只有號稱「獅子」的狼彷彿見到同類欣喜前往,結果被獅子吃掉。 故事二:獅子和老鼠 描述一隻小老鼠不小心打擾獅子清夢,被獅子生氣抓住後,哀求獅子饒過牠,將來會報答獅子。獅子覺得老鼠自不量力,但因為不餓也就放過老鼠。後來獅子意外被陷阱網住無法逃脫,老鼠果真來報恩,用牠的利牙磨斷了繩索,讓獅子逃走。 這兩個故事讓我們看見 號稱「獅子」的狼,在狼群同伴的崇拜下,過度相信自己的能力 ,所以沒有在遇到真正的獅子時快逃,而招來殺身之禍。小老鼠雖然不幸落在獅子手中,卻沒有妄自菲薄而過度驚嚇,當下用哀兵之計向獅子求饒,並承諾回報獅子恩德逃過一劫。後來,因為他的小巧身體能穿梭繩索間,並用利牙,咬斷繩索而真的拯救了獅子。比起「狼與獅子」中過度自信的狼來說,小老鼠算是真的有自信。 💡 親子活動 在說 ( 看 ) 完故事後,可以和孩子討論以下問題: 1.   狼為什麼被吃掉? 2.   小老鼠為什麼沒有被吃掉? 3.   狼和小老鼠,哪一個對自己的認識比較真實? 4.   列出 1-3 項孩子較不滿意的特質,討論這些特質在甚麼時候或甚麼樣的情...

聊聊諮商知情同意的保密原則

知情同意書的保密協定是要讓你對會談感到安心,如果你遭遇生命危險或嚴重的不當對待,也能得到適當的社會資源介入幫助。         諮商開始前,通常心理師或諮商機構的行政人員會請你填一份知情同意書,知情同意書的內容包含諮商架構或相關注意事項,例如:扼要說明什麼是心理諮商、你的諮商人員是誰?每次諮商時間、諮商費用、請假方式、保密原則......等。         保密原則通常會讓你知道在諮商中你所說的話都會得到保密,但有以下的例外: 1.當你有危及人身安全的自我傷害,或對他人傷害的風險。 2.當你有遭遇法律規定要保護的情境,像是遭到家暴或性侵,以及未成年遭受不當對待:此外,兒童被嚴重疏忽照顧也是需要通報的。         這些通報的規定,都是國家立法希望能及時保護你的安全,甚至提供更多資源協助遭遇傷害的你。         保密協定的目的,是要提供一個安全空間讓來訪者安心表達自己,不論你的想法有多獨特,感受有多與眾不同,遭遇有多不堪,而深怕周遭的親友知道,都能在這安全的空間裡好好表達,好好梳理,好好修復。讓這些可能帶給你困擾的遭遇、感受或想法在你心裡獲得新的觀點和意義。甚至讓難以直視的潛意識內容有機會浮現於意識層次,而得到新的理解。         保密協定是對諮商專業人員的倫理規範,如果當事人自己準備好將曾經不想被他人知道的內容告訴幾個值得信任的人是不會違反保密協定的,諮商人員並不會要求你不能向他人訴說這些內容。然而,準備好的意思是:你需要思考將這些內容告訴他人或公諸於世的後果,你會不會再遭到更多傷害?還是得到適當的協助?或者你是否已經有足夠的心理力量去因應外界反應而不被過度干擾?這是心理師比較會關心或想協助你的部分。         因此,心理諮商前的知情同意書,除了說明諮商架構外,其中的保密協定是要讓你對於在這架構中的會談感到安心,幫助你順利除理困擾的事。再者,如果你遭遇生命危險或嚴重的不當對待,也能得到適當社會資源介入幫助。